寒冬腊月,正是飘风冷雨之际,平头镇岑洞坝村里近日却办成了一件“热气腾腾”的好事、喜事、开心事——村里的电子厂开业啦!岑洞坝村真正开辟小工厂谱写大文明。
在开放着暖气空调的小厂里,刚刚“变身”成为工人的村民们带着手指套正在忙活着,几经翻转扭动便把原材料变成了成品,脸上露出了“丰收”的喜悦。
“儿子,快帮妈妈数一数,妈妈现在一共做了多少个好不好?”,五组村民李红蓉为了不让3岁的儿子捣乱,就给小朋友找活干,既没耽误手头的工作,也安稳带了娃。
五组村民朱爱珍打趣地说:“红蓉啊,你们年轻人就是比我们这些老大妈厉害啊,眼尖手快,一下就做了那么多,那你一个月至少要赚3000块呀,娃娃也带了,钱也赚了。”
年龄略大一点的低保户蒋仙妹是学徒工,手有点儿生,听得入迷、干得认真,禁不住也搭起话来:“哎呀,你们年轻人带娃娃压力大一点,你们手脚快都多做点,多赚点,我这个老太太不跟你们比咯,羡慕也羡慕不来”
满屋子的乡里乡亲,家常越拉越起劲儿,手里的活儿也越干越带劲儿,窗外冷雨飘飘,厂内暖气扬扬,温暖如春。
门外熊桂珍同志正好看到了这一幕,深切感触地说:“我们村里常说一句话‘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上学’,以前一亩三分地也养不活一家人,更别提教育了。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赚钱了,孩子却因缺少父母陪伴荒废了学业,误地一时,误人一生啊。”
她停顿了一会儿,看了看窗外,眼里充满了希望,信心十足地说:“我们村一定会逐步实现‘一村一主题,一村一亮点’,努力成为平头镇推动乡村振兴的先行示范村。”
平头镇岑洞坝村坚持党建引领,支部书记熊桂珍同志带领党员干部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实地考察、协调各方,一项一项攻坚,一件一件落实,终于让“引厂进村”的梦想化为现实,探索出了“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产业发展新模式,成为平头镇首个引进“特色电子加工厂”的村寨,擦亮了乡村振兴新名片。
电子厂负责人介绍,村“两委”为此成立了专门管理团队,明确职责分工,工资这一块也是计件结算,成品交货价与原材料差价的70%作为工人工资,20%作为村合作社的统筹资金,10%交给企业(包括次品损耗费用)。熟手工人每月可以赚3000元以上,普通工人也至少能赚1800元左右,多劳多得。该厂为村里提供了40个就业岗位。目前,平头镇岑洞坝村正以“青春之我”的状态书写“百姓富、产业优”的乡村振兴新篇章。(刘振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