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教育部将加强中小学生的睡眠管理。要把家庭和学校的边界划出来,研究学校的发力方式,提出学校怎么配合家长的具体方式。要监测考核,总的要求是确保孩子们睡眠充足,按中国孩子成长过程中、生理发育过程中平均睡眠时间标准来考核。
中小学生的睡眠从国家层面列入了监测考核的议事日程,在为中小学生睡眠监测考核点赞的同时,我们应该做到三个转变。
一是要传统的学生睡觉是小事向大事转变。牢固树立学生睡眠无小事的观念,睡得好才能学得好!“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的观念不妨改一改,学生睡好觉是为了走更长的路,觉睡不好,学习的效率也不高,长时间的晚睡早起是违背自然规律的,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更不利于课堂上的高效学习——觉都没有睡好,哪里来精神学习?但长时间以来,睡觉睡得晚的是学生,起床起得早的也是学生。其中的原因,有社会层面、学校层面的唯分数论,家庭层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焦虑,也有孩子层面的竞争原因。
二是要让学生从有时间睡觉到睡好觉转变。社会要摒弃那种招聘时设限,先看是否从“985”“双一流”学校毕业的观念,给招聘的名校热降降温。高校招生时也要全方位综合考量一个学生,给高分热降降温。中小学校要严格执行学生在校的时间标准和科学的作息方式,同时也要转变观念,多研究科学的、高效的教学方法,少搞疲劳战术、题海战术,少搞机械重复的记忆,让学生获取的每一分都是绿色的、健康的。家长也要树立孩子健康是1,其他都是0的观念,0再多,没有1也是没有意义的。社会、学校、家庭都要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睡觉、睡好觉。
三是要让学生转变不愿意睡觉的观念。社会、学校、家庭。观念转变了,还需要学生观念的转变。转变成才观念也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也好,其目的都是满足孩子成长过程中、生理发育过程中需要的睡眠时间,这是学生的权利,同时也是学生的义务。学生要充分的享受好这种权利,管理好睡眠的时间,而不是将这段时间用来玩游戏、聊天,或者是其他的娱乐活动,把宝贵的睡眠时间白白的浪费掉。
只有社会、学校、家庭的观念发生了转变,学生才能有时间睡觉,敢睡觉、愿意睡觉、放心睡觉。只有学生养成了健康的作息方式,才能有高品质的睡眠、高质量的身心、高效率的学习,国家才有高质量的栋梁。(赵仕华)
网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