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赌注平台|官网-app下载

图片
阳明心学何以成为党性修养的重要思想资源
时间:2025-01-07    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    
  党性修养是中国共产党提高党员自身政治觉悟、道德水平、思想认知和行为自觉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动力。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的深入推进,党员干部在政治觉悟、道德修养和认知水平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如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寻适应党性教育的宝贵资源,不仅是坚持“两个结合”的必由之路,而且是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核心要旨。
  阳明心学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其核心,深刻揭示了道德主体性与实践自觉的统一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阳明心学的思想主张,与党性修养的核心要求高度契合。二者在不同侧面形成了内在联系,不仅体现在思想观念层面,而且在实践中也能完成有效结合,为新时代党员的自我修养与道德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主体觉醒与道德自律。在党性修养中,党员的道德修养依赖于对党的信仰的内在认同和自觉追求,党员必须通过内省和反思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和思想觉悟。明的“心即理”观点强调人的内在道德主体性,即每个人都拥有自觉的道德标准和道德意识。这种主体性不仅是道德行为的源泉,更是个体自主选择与反思的基础。从党性修养的角度来看,党员的道德修养与思想觉悟并非完全依赖于外部的规训和党的纪律,而是基于内心对党的宗旨和信仰的内化。通过内省、反思等方式发掘自身对党的忠诚与责任感,从而形成内在的道德动力,进而为党性修养提供了深刻的本体论依据。
  知行合一与实践理性。党的理论建设与党性修养强调实事求是,反对知行脱节的空谈与形式主义。在党性修养中,党员仅仅拥有对党的理论和理想信念的认知远远不够,还必须通过实践将这些认知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从而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其对党性原则的忠诚。这种知行合一的思维模式要求党员既要深入理解党的理论,又要在工作实践中付诸行动,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阳明心学中“知行合一”,为党性修养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哲学框架,有助于党员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中将思想觉悟转化为具体的政治行为,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道德自觉与思想觉悟。党性修养的核心,在于要求党员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始终保持对党和人民的忠诚。阳明心学中的“致良知”思想,特别强调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修养,提升个体的道德觉悟和内在精神力量,这与党性修养中对思想觉悟的要求高度一致。党员的党性觉悟不仅来自外部规训和教育,更依赖于其内心的道德觉醒与自我修炼。通过不断地自我反思和道德提升,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对党的信仰与忠诚,时刻保持自我警觉,不忘初心。这种道德自律正是党员道德修养中的核心要求,它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更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与自觉意识。
  提升思想认识的觉悟性。阳明心学注重通过内在修养提升个体的思想境界。党员干部可以从阳明心学的智慧中汲取营养,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提升政治觉悟。通过对内在道德的反省,不断校正自身行为,使其符合党的要求,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提高日用常行的自觉性。阳明心学强调“知行合一”,要求个体将内在的认识付诸实践。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不仅需要具备理论上的认识,还要将这种认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从而在实践中提升党性修养,更好地将党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结合,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党性修养在工作中的落实。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有助于党员个人的修养提升,也对党的整体工作有着深远影响。
  增强自我修养的内省性。阳明心学中的“致良知”,特别注重通过内省来提高个人道德修养,这对于党员干部的自我监督、自我反思具有现实启示。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党员干部通过自我反思,保持高度的政治觉悟与自律,始终践行党的宗旨,避免在工作中迷失方向。这就表明“致良知”不仅是道德自觉的要求,更是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实践方法。
  (作者 黄河 夏龙龙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哲学学院暨中国共产党人“心学”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高端智库 贵阳学院)
  一审:赵来睿
  二审:向滟伶
  三审:罗婧
  1. 上一篇:
  2. 下一篇:贵州:大力实施阳明文化转化运用工程
责任编辑:赵 来睿
网站群

主办单位:中共nba赌注平台|官网-app下载:委宣传部 省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nba赌注平台|官网-app下载

公安备案号:52038202001015ICP备案号:黔ICP备10003211号

技术支持:多彩贵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