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天气晴暖。走进黎平县九潮镇宝寨村的茯苓种植基地,放眼望去只见这片土地之上光秃秃,走进才发现另有玄机只见泥土中埋藏着一节节腐朽的松木桩,站在这片“不毛之地”上,农户却笑开了颜,原来泥土下面藏着宝贝“金疙瘩”。
在基地另一边,宝寨村支书阳坚正在指挥着工人们采挖茯苓,工人们小心翼翼用锄头挖开朽木桩旁边的泥土,只见一个个茯苓疙瘩逐渐显露出来,看着眼前这些黑不溜秋的宝贝疙瘩,村支书阳坚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黎平县九潮镇镇域森林资源丰富,加上“春不过旱、夏不过热、秋不过涝、冬不过冷”的气候环境和土质疏松、矿物质丰富的土壤条件,非常适合茯苓种植,使得茯苓不仅长得个大、形好,而且药用价值还很高。
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多寄生于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
然而,茯苓特殊的种植方式,却给种植户带来不少困扰。
在当地茯苓一般是当年4至8月种植,当年11月至次年8月采挖。每年的清明前后就要提前砍伐松木准备菌材,然而松木生长的地方大多为深山老林,交通不便,运输成本太高,一般只能在采伐地就地进行种植,每年都要不断地更换地块种植。过去村里的种植户缺少资金一般都只是在自家的山林小规模种植,加上种植技术没跟上,导致产量和质量上不来。因此,一直以来,宝寨村的茯苓都是小打小闹并未形成规模种植。
“不能空守‘宝山’念‘穷经’,要发动群众抱团取暖、科学种植,让朽木疙瘩变身致富‘金疙瘩’。”村党支部书记阳坚带着支部班子成员在党旗前承诺,一定要探索一条高效林业产业发展之路,带动农户稳就业稳增收。
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多方论证、考察,反复探索。2021年宝寨村决定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即党支部牵头,农户入股,合作社统一实施。“通过统一采购菌材、菌种,组织专业人员管理,邀请镇林业站茯苓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指导。不但降低了种植成本,农户个人承担的风险低了,收入也比过去翻了好几番,村里农户发展茯苓种植的热情高涨。”茯苓现在可是咱宝寨村老百姓的“宝贝疙瘩”,村党支部书记阳坚笑着说道。
近年来,黎平县九潮镇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围绕“两茶一药一畜”发展了茯苓、天麻、油茶、山羊、黄牛等特色生态种养殖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兴旺的新路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吴家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