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建设美丽芒岭村,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芒岭村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针对村寨环境重点难点问题,突出干群互动、共治共享,聚力实施环境整治,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芒岭村的村寨颜值持续增“新”,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宣传发动聚合力,攻克群众“心理关”。针对群众参与度不高的难题,芒岭村把宣传发动作为环境整治的重要抓手,主动出击攻克群众不愿参与的“心理关”,充分利用微信群、公示栏、广播等宣传环境提升的重要意义,利用党员大会、群众会议、村组会议、院坝会议等契机进行宣传,动员群众自觉参与到全村的环境整治行动中来。为达到家喻户晓、家家参与的效果,村“两委”组织村组干部登门与各家各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收集群众对环境整治开展的意见建议,并引导群众树立生态意识、公德意识、责任意识和主动意识,营造人人爱护环境的浓厚氛围,形成人人参与整治的强大合力,奠定最广泛的民意基础。经过前期的宣传动员,与群众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250份。
监督检查常态化,攻克群众“行为关”。通过常态化开展监督检查,有效遏制群众乱扔、乱倒等行为,为环境卫生的日常保洁起到积极作用,促进群众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生活理念。一是合理安排。统筹护林员、保洁员、消杀员、护路员等公益性岗位人员力量,根据岗位性质和工作量大小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实行“每日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工作机制,对村寨环境卫生进行日常维护。二是划分区域。将全村划分为12个片区,每个片区明确专人负责清扫和监督,确保村寨环境卫生时时有人管护、存量垃圾天天有人清运、群众房屋周边卫生处处有人监督,促进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三是定期督查。村“两委”牵头成立环境卫生整治检查小组,采取日检查、周通报、月评比工作制度,进行明察暗访、现场督办、蹲点检查等行动,统一考核,设立环境卫生整治“红黑榜”,对工作落实不到位、应付了事、有问题不整改的农户和个人,依照“村规民约”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制度进行处罚,确保人居环境整治成效。
重点整治显成效,攻克环境“质量关”。根据村情实际,聚焦群众房前屋后、村寨街道及河流沟塘三个整治重点,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确定工作重点和工作措施,统筹人员力量,下大力气开展集中整治。一是针对群众房前屋后的垃圾和乱堆乱放的柴草进行集中清理,规范柴草堆放位置和规模,防范火灾发生,保持干净整洁。二是规范鸡、鸭、狗、鹅的养殖管护,实现圈养全覆盖,以大街小巷不出现鸡、鸭、狗等散养行为为标准。三是动员群众共同参与环境整治志愿活动,以村组干部、保洁员、护林员、消杀员等人员力量为重点,对村寨街道、河道、卫生死角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排查清理,确保通村卫生干净整洁。在芒岭村“两委”的带领下,全村累计清理卫生死角26处,规范柴草堆放40余户,清理水塘7口,村寨环境再提升。
长效坚持建机制,攻克干群“意志关”。针对群众不愿配合等整治难题,积极探索长效机制。一是把整治行动与制度体系建设相结合,召开群众代表大会制定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制度,将人居环境整治各项措施形成制度化,纳入村规民约进行约束,细化日常行为准则,建立健全村分片包干、网格化管理、卫生费收缴、门前三包、家禽饲养、村民自治、考核奖惩等为一体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并试运行一年,以制度倒逼责任落实,切实巩固村寨环境整治成果。二是严格按照环境整治制度以及重新完善的村规民约,长效常态开展环境整治行动,力促村寨美化行动深入群众心中,自觉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共建环境卫生人人参与、整治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芒岭村弄清群众的“急难愁盼”,采取“四步走”,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里,探索出了环境整治新路子,走出了环境整治新成效,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同时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被纳入孟彦镇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形成的经验做法推广到其他10个行政村。(蒋伯芝 潘庆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