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祖国积贫积弱,被西方列强侵略,祖国四分五裂,战火纷飞,民不聊生。先烈们为了救国图存,先后出现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但最终还是失败了,接着出现了新的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运动,虽然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但由于革命的不彻底性,祖国和人民还是没有摆脱被列强瓜分和挨打。
100年前,在无数先烈们寻求救国救亡中,新文化运动和马列主义的春风吹醒了进步青年,上海法租界和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船上点然了中国红色革命。从此,近两百年寻求救国救亡道路在祖国大地曲折成长。那一年爷爷还不到二十岁,家乡土匪为患,贫困交加,人们生存受到严重迫害。
90年前,工农红军被迫长征,过草地,爬雪山,吃草根树皮。红军在峥嵘岁月,燎原之火的坚定革命信念中走到延安。那一年父亲还未出生,家乡森林密布,在土匪猖狂的年代,白天壮汉结伴同行,晚上不敢出门,爷爷要睡在牛圈上看守,生怕又被偷走了大耕牛。
80年前,是抗战时期,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以大刀、土炮和小米加步枪的落后武器一次又一次打退小日本的进犯,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才是我们最敬爱的人。80年前,是解放战争时期,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的胜利,赶跑了蒋介石。家乡的革命先辈们积极参加抵御外敌入侵,像王先法,王元华等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凯旋归来。
70年前,推翻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成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人民当家作主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们家家有田种,户户有地耕,有房住,孩子有书读,家乡的人们踊跃地用青春和热血参加了新中国的建设。
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农村分田到户,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家乡们虽然是以传统的耕耘着,无数耕地被改成良田、梯田,扩大了耕地,粮食成倍增产,农民乐呵呵的,逢人就说我家新增几分田,我家也新增了几分田,有的自豪说我家新增了一亩多。他们还说,我们以后每顿都吃着白米饭,可以不用吃玉米饭了。个体经济也像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人们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卖什么也可以卖什么,很自由,也很方便。
90年代浙江、江苏、福建、广东沿海一带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家乡的年轻人三个五个、六个八个的约着去浙江,去福建,去广东打工。勤于观察、善于分析和模仿创新的一些人,不甘于天天打工,月月打工,年年打工的生活,他们用多年积蓄的小资本几个人合伙着干加工厂,也有单干的,几年下来,他们有成为几十万,几百万的先富者。
先前只要刮风下雨,屋内就会下着小雨的茅草屋、小瓦房,下着暴雨更不用说了。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加工业的不断增多,外出沿海城市打工的人们也不断的增多,收入不再是一个月只有两三百块,有的已是七八百或是千把多,这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随着收入的增多,原来简陋的茅草屋和小瓦房陆陆续续的变成了两层三层的平房,翻新不了房子的困难家庭,也得到国家危房改造五千,一万,两万不等。无论是刮多大的风,下多大的雨,拉着窗,关着门,只听到外面风声雨声,屋内再也不会下着小雨了。
2000年后,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壮大,经济的不断繁荣,农民们不仅不缴农业税,还有种粮补贴。陈叔叔感动地说:“免收农业税,是几千年来第一次看到的,国家对农民真的很关心啊!”
2010年后,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家乡面貌焕然一新。“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油路”实施不久,又有新的“村村通,户户通”惠民惠农政策,家乡的路不再是晴天黄沙满天飞尘,雨天犹如牛滚塘的泥沙路,不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畅通无阻的村村通组组通户户通的水泥路像毛细血管一样无所不通。
家乡虽然还有很多人外出打工,但创业的也不少,有的在外地成立了公司,有的回家乡搞加工业,有的搞种植业,有的做起买卖。家乡的面貌又有新变化,大多数房子贴了磁砖,刮了磁粉,亮起EDC灯,拉起了网线,放起了音响,有不少人开起了小车。
我喜欢到处去走走看看,安龙县每个乡镇都去过,还去过许多的村庄,山清水秀,郁郁葱葱的,环境优美,在清洁的路上走走,还可以吸收新鲜的空气,这难道不是一种别样的乡村之美?
每到之处都通了电,通了自来水,通了水泥路,每个家庭都住着崭新的钢筋混凝土房子,装修得像城市一样美丽。乡村还有专门的垃圾池,路上有专门的环卫工人打扫,俨然不比城市差,我不住的想着:其实住着这样环境优美的农村,远离喧嚣的城市,少一些烦恼,少一些压力,至少不用承受着巨大的住房压力。
如今百年的乡村,沐浴在党的阳光下,不仅走上了小康之路,而且赶上着新时代农村振新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靓丽。(王朝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