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团圆时,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秋承载了一种文化,既有民俗传统的丰盈,亦有人文情怀的支撑。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都有回到家乡陪家人一起团圆的习俗,有的远在千里如何寄托对亲人的思念,由于疫情,可以通过微信视频聊天等实现对亲人的祝福,聊聊工作生活,向父母道上最真的问候。发一个别出心裁的抖音祝福,一条短信祝福或者一个微信表情包等等,从中感受到亲情、温情和人间真情。在游子的心目中,在华夏儿女的思维里,月是父母,是兄弟,是儿女,是爱人,是千山万水无法阻隔的浓浓亲情,是期望国家强大、民族昌盛的赤子情怀和盼望幸福的追求。
传统文化的形式就是尊重历史、尊重传统,形而不变方能历久弥新。吃月饼、赏月是中秋的传统。有的党员干部也开始做起节日“文章”,隐形“四风”屡禁不止,中秋节“香味太浓”“防腐剂太多”,亲友团聚、互诉亲情倒在其次,请客送礼、吃请受礼却成了备受推崇的节日风俗,挂着联络感情的“羊头”却卖着贪污腐败的“狗肉”。传统的文化随着物质的侵蚀,传统的非物质文化渐行渐远,这种变了味的纪念方式与传统文化背道而驰。今年是换届之年,有的党员干部存在侥幸心理,蠢蠢欲动,总想通过节日“借口”谋自己的私利,幻想升官发财梦。“一人不廉,全家不圆。”中秋佳节一定要守底线,过一个清清爽爽的节日,这样才能让传统文化不变味、不变色、不变纸。
中秋节自古就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找寻传统的记忆,中秋佳节历久弥新。传统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魂。中秋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要在理解后沉淀,在沉淀后升华,让传统文化历久弥新、更熨帖人心。弘扬传统文化既要原汁原味,也要传承中创新,与时俱进。和家人一起吃月饼、赏月,从中细细品来,中秋过得才会丰富、甜美。
中秋节重在文化的传承,就能在幸福的氛围中“团团圆圆”。(陈金太 卢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