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赌注平台|官网-app下载

图片
贵轩丨如何打好移风易俗持久战
时间:2024-08-19    来源:《贵州宣传》    

  风俗是一定社会文化区域内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根植于文化传统,映照着社会变迁,勾勒出世态人情,反映了价值追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提出,要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而推进移风易俗,则是文明乡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在于让好的习俗活力焕发,让陈规陋习无处遁形,春风化雨般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移风易俗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如何立破并举、扶正祛邪,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是值得探讨、必须落实的问题。

  

  风俗不是一成不变的。两千多年前,古人就有“移风易俗”一说。《荀子·乐论》:“乐者,圣王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这一记载,既体现古人对成风化俗的高度重视,又彰显着老祖宗寓教于乐的传统智慧。

  在中国古代,很多朝代都通过颁布法令、树立典型、强化宣传来推动移风易俗,相应成功案例数不胜数。比如,汉武帝“独尊儒术”,强调礼制的重要性、为移风易俗奠定了基础,还派遣博士巡行天下,“并谕三老、孝弟以为民师”。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通过改汉姓、习汉语、着汉服等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社会进步。还有卧冰求鲤、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等故事深入人心,对于传播弘扬“仁爱孝悌”等价值观起着重要作用。

  在推进移风易俗中,古代地方官员扮演着重要角色。西汉文翁在蜀郡兴办教育,通过教育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从而改变了当地“辟陋有蛮夷风”的民俗。北宋蔡襄在福州任职期间,更是亲自作出表率,提倡开明婚俗,反对高额嫁妆,同时,通过宣传劝谕、行政干预、兴学办教等手段,矫正了当地“疾溺于巫”“丧溺于佛”“婚溺于财”等民间陋俗。这些举措不仅赢得了民众的广泛赞誉,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移风易俗的过程本身也是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守正创新的过程,堪称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要求我们在“传统”之中发现与“现代”契合的价值,在继承与创新中寻求突破,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勇于尝试,不断调整策略,优化方法,逐步形成既符合时代精神又贴近民众需求的移风易俗路径,促进社会风气持续向善向上向好。

  

  中华文化丰富多彩、绚烂夺目,特别是民俗民风,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映射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风貌和人文情怀。无论是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渊源有自的传统节日,还是苗族跳花节、彝族火把节等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节日,亦或是蜡染、皮影、剪纸等蕴含匠心的民间艺术与技艺,都默默地承载着相应的社会价值导向,需要持续挖掘、弘扬。

  然而,在中华风俗画卷中,也不乏一些亟待改变的陋习与偏颇。比如,有的地方,彩礼金额高得离谱,扭曲了彩礼的本义,甚至成为甜蜜爱情开花结果的严重障碍。比如,有的地方厚葬薄养的现象时有发生,人们往往愿意在葬礼上花费巨资,却忽视了生前对老人的关爱与陪伴。再如,有的农村地区农户盲目攀比建“大房子”,不顾实际需求而一味追求房屋“高大上”,造成极大的家庭经济负担和房屋空置浪费。再比如,有的地方群众相互“内卷”、滥办酒席,“无事请酒”歪风不止、屡见不鲜。这些陋习背离了传统习俗的初衷,扭曲了社会价值,加重了民众负担,浪费了社会资源,败坏了淳朴民风,影响了社会和谐与健康发展,是必须祛除的“病邪”。

  不良风气的背后,有着复杂的深层原因。有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如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等观念。有社会变迁的影响,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一些腐朽的思想文化也会乘隙而入,诱使一些人贪图安逸,追求感官享受,忽视精神追求。有地域文化的影响,一些地方相对封闭、对外交流不畅,陋习陋俗根深蒂固、难以根除。有经济压力的影响,一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为了获取经济利益,绞尽脑汁通过彩礼、办酒等收取礼金。还有个人素质差异的原因和从众心理的影响,等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移风易俗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既要立足当下辨证施治,更需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具体实践中,要做到以人为本、疏堵结合、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并举,既尊重传统又顺应时代潮流,既体现人文关怀又强化规范引导,推动形成社会新风尚。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根本执政理念。推进移风易俗的过程,本质上是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过程,必须深刻认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在思路谋划上问政于民、在问题症结上问需于民、在工作措施上问计于民、在成果感受上问效于民,始终做到紧贴民心、尊重民意、集中民智、汇聚民力,坚决防止在目标设置上“一厢情愿”、在措施手段上“简单粗暴”,以耐心细致的工作使移风易俗赢得广泛认可,推动丧事简办、喜事新办成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更好培育文明乡风和淳朴民风。

  坚持疏堵结合。成风化俗的关键,在于创新治理方式,改善惠民服务,统筹用好倡导性措施和约束性规范,引导群众大力践行文明风尚,形成摒除和抵制陈规陋习的高度自觉。实践中,一些地方创造性运用“光荣榜”“积分制”等激励机制,对文明行为给予相应的精神激励、物质奖励,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为培育文明新风注入新动能。一些地方结合地方实际,细化倡导性标准,严格约束性措施,为正常的人情往来和陈规陋习之间划出界限,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治理,拒绝滥办酒席、铺张浪费有了依据、有了依托。

  坚持“三治”并举。坚持系统观念,实施综合治理,用好自治、法治、德治三种方式,推进移风易俗见行见效。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探索完善“寨管委”“院坝协商”等治理模式,让群众自治组织在移风易俗中发挥主导作用。把移风易俗和全面从严治党结合起来,构建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婚丧事宜“承诺、报告、备案”机制,发挥好示范引导作用。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约束、规范和惩戒。深化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两“心”融合,开展“理论宣传二人讲”“黔韵说唱”“茶馆磕子匠”等宣传宣讲,推动优秀文艺作品下乡,强化正面宣传、教育引导,共同塑造精神新风貌、展现文明新气象。

  一审:赵来睿

  二审:向滟伶

  三审:罗 婧

  1. 上一篇:
  2. 下一篇:【党纪学习教育】仁怀市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责任编辑:罗靖
网站群

主办单位:中共nba赌注平台|官网-app下载:委宣传部 省精神文明办版权所有:nba赌注平台|官网-app下载

公安备案号:52038202001015ICP备案号:黔ICP备10003211号

技术支持:多彩贵州网

  • 文明贵州微信公众号

  • 贵州文明官方微博

  • 志愿贵州小程序

  • 贵州榜样馆